我校举办高质量教育成果推进区域发展研讨会暨舟山职教论坛

来源: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部署,以教育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教育繁荣引领区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11月13日-15日,由我校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舟山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高质量教育成果推进区域发展研讨会暨舟山职教论坛”在舟山举办。会议以线上+线上的形式开展。

本次研讨会讨论教育建设的使命与挑战,交流分享高质量教育成果促进区域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学校综合改革、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多利益共同体机制等关键话题,共议海洋强国建设与海岛共富。

舟山市教育局总督学邵伟康、学校党委书记姚奇富教授、学校副校长孔志华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专家参与研讨。来自同济大学、安徽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三十余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职业院校教师和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孔志华主持。

开幕式上,姚奇富书记对各位专家、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姚书记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以及学校多年来摸索出来的高职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耦合机制,详细阐述了学校如何以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为基础,通过有机整合校内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功能,大力吸引和聚集国内优质高教、职教专家资源和开展有组织科研,积极探索将职教教师发展与职教研究相融合的创新机制。使我校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逐渐创新形成了促进职教教师自觉将个人成长置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发展情境中进行职教研究的新型机构。姚奇富书记提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当回应如何通过行动,实现发展目标和建设成效相统一这一重大时代命题。欢迎大家基于学校综合改革、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多利益共同体机制等关键话题,以研讨会为契机,共同与我们参与到海洋强国建设与海岛共富的工作中。

开幕式上,邵伟康总督学向各位专家、老师、职教从业者介绍了舟山市职业教育的建设工作,提出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根据舟山市重要产业布局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构建舟山市职业教育专业群。邵伟康总督学高度肯定我校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并行探索上所做的努力,指出舟山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舟山市教育局批准的,在我校设立的职教研究平台,中心通过定期举办职教论坛和职教研究能力提升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主要面向舟山市职教教师的职教研究能力提升帮扶机制,今年更是汇聚了国内职教研究的顶级专家,使舟山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显得熠熠生辉。舟山市教育局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我校在内的舟山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舟山市职业教育研究平台建设,努力为职教研究汇聚各方资源,推动舟山职教领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本次论坛由两个报告会组成。大会报告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编辑部副主任、《中国高教研究》副主编王者鹤研究员主持。

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研究员作题为《夯实教学新基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他向大家阐述了教育强国目标对质量建设提出新要求以及夯实教学新基建创建高水平高职教育,提出要将技术作为学习革命的重点突破,要将教研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将管理作为质保体系的关键因素,要将文化作为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德全作题为《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报告,他提出走在教育发展前面、旨向学生终身幸福、高质量共生式发展、去行政专业化治理、数字化智慧式自助、类型化差异式并轨等六点教育评价改革的思想主张。

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阙明坤教授作题为《高质量协同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城市共生模式设计》报告,他围绕多重逻辑、基本现状和主要模式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与城市共生发展进行阐述,提出在中国大学的差序格局下,不同位置的高校获取资源能力不同,加快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特别是城市的共生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大会报告二由《江苏高教》主编沈广斌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国庆教授作题为《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问题背景、结构设计与路径规划》报告,他从如何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境”这一根本性问题开始阐发,提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并从制度层、观念层、实体层三个方面搭建了技能型社会的结构,强调对“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个概念的区分,促进工程师与工人之间对话机制与合作桥梁的搭建。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院教授作题为《“双高计划”的功能指引与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报告,他以局取意,对双高计划功能指引进行释义,提出当前职业教育在面临由“大而全”向“高精尖”的转变中,需要进行体系性的重构与变革,并以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支撑托举高质量融合发展。杨教授提出明全局知定位,联动发展;主体联动协同,重点突出;全局反馈机制,各得其所等三点展望。

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衍教授作题为《高质量教育教学成果的生成与升华》报告,他从如何认识教学成果这一问题出发,对教学成果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构,提出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问题导向、目标定位、方面布局、创新途径、方案模式、效果聚焦这些方面是取得高质量教学成果的核心要素。

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价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史秋衡教授作题为《高职院校的分类发展和专业建设成效》报告,指出当前高校分类发展的急迫性。分类发展不仅需要向上应对教育强国创新突破的时代要求,也需要向下要处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理论要求和学习型社会现实实践之间的矛盾,对此史教授提出职业教育应当在严守底线、多维发展、提升质量、追求卓越中寻求契机、明确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自由发言阶段,参会人员与史秋衡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沈广斌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本次研讨会受到《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等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