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健康学院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走进蜈蚣峙码头,开展了一场场充满温情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清晨普陀山购票处的电子屏滚动着“身份证通道,请文明排队”的提示语,红十字志愿者小陈正帮助戴渔夫帽的老人操作自助购票机。她左手托着老花镜,右手点击屏幕上的“现金支付”按钮,胸前的“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红十字志愿者”徽章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志愿者或俯身耐心指导游客操作手机,指尖轻点屏幕,为游客解决船票预约难题;志愿者们的服务细致入微。在公交站台,他们挺拔站立,微笑指引游客文明乘车;在志愿服务点,他们俯身倾听游客需求,手势轻柔而专业。一位杭州游客竖起大拇指:“志愿者小姑娘一直在微笑指引,帮我提行李时连手套都没来得及摘,服务太周到了!”

在景区“浙江有礼”活动现场,慈航广场上的志愿者小王单膝跪地,用手机为戴渔夫帽的游客调整拍摄角度。“稍微侧一点,把普陀山的标志拍进去。”她特意将遮阳伞的绿丝带纳入镜头,伞下保温壶与急救包构成温馨的“服务三角”。
志愿者们还推出“海岛记忆”特色服务:扎马尾的实习护士小陈随身携带便携式三脚架,为游客拍摄全家福据统计,假期首日志愿者累计拍摄打卡照100余张,服务台上的“笑脸相册”已收录游客笑脸200余幅。

除了日常指引,志愿者们还积极普及安全知识。在AED设备旁,他们向游客讲解急救常识,一位白发老者感慨:“你们把安全送到了家门口啊!”此外,志愿者们还通过方言俚语消解游客的陌生感,让服务更加贴心。
游客们的好评如潮。一位来自舟山的游客表示:“志愿者们不仅提供了帮助,还传递了关爱与互助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另一位游客则说:“红十字志愿者的服务周到细致,让我们旅途更加顺利和愉快。”

从智能导览到急救教学,从镜头定格到秩序维护,每天蜈蚣峙码头的20名红十字志愿者日均服务超8小时,累计服务游客1.5万人次。他们用护理专业技能守护生命;“浙江有礼”活动现场的“笑脸墙”,定格着游客与红马甲的温暖互动。正如意见簿上的留言:“红马甲的红,是山海间永不褪色的生命之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用爱心和奉献,为蜈蚣峙码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展现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撰稿:林弋凯 审稿:邱圆 责编:范晨逍